李嘉誠為何能15年來一直穩當華人首富?
創業至今60多年,雖歷經多次經濟危機,但沒有一年虧損;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15年間不管風云如何變幻始終穩居這一寶座。這就是李嘉誠。
李嘉誠,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成為超人之前的那個人
“外人都將他看作超人,而他自己,則始終將自己看成是變成超人之前的那個人。”
85歲的李嘉誠,從早年創業至今,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非專業書籍,他會抓重點看,如果跟公司的專業有關,就算再難看,他也會把它看完;二是晚飯之後,一定要看十幾二十分鐘的英文電視,不僅要看,還要跟著大聲說,因為“怕落伍”。
這種勤奮和自律,非一般人能比。
關於工作習慣,最為著名的細節是李嘉誠的作息時間:不論幾點睡覺,一定在清晨5點59分鬧鈴響後起床。隨後,他聽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後去辦公室。
熟悉李嘉誠的人士表示,他是一個危機感很強的人,他每天90%的時間,都在考慮未來的事情。他總是時刻在內心創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給自己提問,然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式,“等到危機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一個被廣為傳播的事實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而在這之前,李嘉誠已經準確預見,並早已做好了準備,等到危機來臨時,集團不但安然無恙,還從中獲得了擴張的機會。
作為一個商人,李嘉誠對數字尤其敏感。
20歲起,李嘉誠便熱衷於閱讀其他公司的年報。除尋找投資機會,也從中學習其他公司會計處理方法的優點和漏弊,以及公司資源的分佈。他自稱可以對集團內任何一間公司近年發展的數據,準確地說出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看一看便能牢記,是因為我投入。”
對於信息的重要性,李嘉誠常常一再強調。雖已85歲高齡,但他對新技術的了解,並不遜於年輕人。在李的辦公室,左手邊擺著兩台電腦,實時顯示旗下公司的股價變動。而在側面辦公桌上,則擺著他的蘋果筆記本,這是他日常工作所用。
每天早晨,李嘉誠都能在辦公桌上收到一份當日的全球新聞列表。跟據一位跟隨他十餘年的人士透露,這份新聞列表並非摘要,而是一個又一個的新聞標題,多來自《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等全球知名媒體。李嘉誠會先瀏覽,然後選擇其中想看的文章,讓人翻譯出來細讀。
李嘉誠的這個習慣堅持了十餘年,並因此而專門設立了一個四人小組,負責這項工作。而他之所以看標題,不看摘要,是不想被別人誤導。
據另一位員工透露,以前,李嘉誠看新聞喜歡紙質版,iPad出來之後,他就只看電子版了。李現在用的是iPhone手機。
這些習慣,讓李嘉誠始終站在資訊的最前沿,也讓這個老人投資了一系列高科技公司。
李的多位下屬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李嘉誠非常善於問問題,遇到一個新事物,他總是會想,這和我、和我的公司有什麼關係?他總是會將自己的問題交給專業的人去尋找答案。
比如,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開始火爆起來的時候,李嘉誠曾經問過旗下公關團隊一個問題:怎麼看待其和平面媒體以及網上媒體對集團公關的影響?
為了回答李嘉誠的這個問題,公關團隊專門召開最高會議進行討論,形成專題報告向李匯報。有趣的是,最後這個團隊甚至開發了一款軟件,專門用以評價不同渠道的公關效果。
“如果李先生是個停滯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李嘉誠的一位下屬感嘆,“外人都將他看成超人,而他自己,則始終將自己看著是變成超人之前的那個人”。
與自己相處
他幾乎從不生氣,見到所有人,都是一副標準的笑臉。
熟悉李嘉誠的人,也常說他們看不懂他。他幾乎從不生氣,見到所有人,都是一副標準的笑臉。
“他真的沒有生氣過嗎?他會因什麼事情而難過?他發過火嗎?”面對這一連串問題,幾位跟了李嘉誠十年以上的下屬一臉迷茫,想了很久,他們實在回憶不起是否有過這樣的場景。
當你問起李嘉誠強勢的一面時,其中一位跟了李二十餘年的高層反問:強勢怎麼定義?
在她這麼多年的印像中,李決斷非常之快,但並不是個咄咄逼人的人,他很會傾聽下屬的意見,“如果你是對的,他會聽你的,而不是堅持他的”。
在生活中,李嘉誠時常表現出單純快樂的一面。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李就變成了一個念舊好玩的老頭,總是和身邊的人說,這裡原來是啥樣的。
另一位跟了李十幾年的下屬透露,李嘉誠喜歡看電影,而且,看電影時,他的“代入感”很強,每次都會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後隨著劇情起伏,“過他們的生活”。
在這位下屬看來,李嘉誠其實是個感情很豐富的人,但他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
李嘉誠將這一種冷靜歸於他喜歡看書,“我喜歡看書,什麼書都看,這對我都有用,今天有用,明天也有用。所以,很多大事來的時候,我也能解決”。
孤獨是他最自然的常態
“他會不斷自己拋問題、自己回答。”
雖為華人首富,但是李嘉誠卻過著清教徒般的生活。
鏡頭前,李總是藍黑色西裝套裝搭配白襯衫,而且領帶永遠是藍白色系,李樂於向別人展示他穿了數十年的西裝皮鞋勝於向別人展示他成功的生意。
李的辦公室,像他的打扮一樣簡單,除了一望無際的維多利亞港海景。
偌大的辦公桌上,只有一沓很小的便箋紙,兩支筆,一副放大鏡,李每週在這里工作五天半。
辦公桌的對面是黑色的沙發和茶几。沒有靠墊,沒有煙灰缸,也沒有潮州人最喜歡的功夫茶具,只是孤零零地擺著一個裝飾盒。
李嘉誠辦公室最惹眼的,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這24個字,凝聚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李嘉誠則將其視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孤獨感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最自然的常態。”那位熟知李嘉誠經歷的高層如此評價道。在她看來,經歷過少年磨難的李嘉誠,早已習慣了孤獨的感覺。
回憶早年的苦學生涯,李說,“別人是自學,我是'搶學問',搶時間自學。”
這是一個孤獨之旅,命運剝奪他的,李要靠自己搶回來。沒有學歷、人脈、資金,想出人頭地,自學是他唯一武器。
“孤獨是他的能量,也是他的朋友。獨處時,他腦海會開始做思想的掙扎,會不斷自己拋問題、自己回答。”李的一位友人說,“他現在的習慣,就是來自於此。”
在創辦長江塑料廠時,李又開始訂閱英文《當代塑料》及其他西方專門的塑料雜誌。與此同時,李開始將部分資金投資華爾街上市公司股票,李從不按直覺投資,而是仔細研讀公司財報,研究商業規則。華爾街財報是李的英文老師、商業教練,也是李的私人投資獲利來源。
在這位友人看來,經過幾十年的磨煉,李嘉誠早已學會了和孤獨相處,所以,登上人生的高峰之後,少有高處不勝寒之感。
在李嘉誠的辦公桌上,有兩塊小玻璃,上面是李自己寫的兩段話,一段是:求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而另一段則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商業帝國
早在很多年前,李就已經不管具體業務,他的時間和精力,基本花在“定坐標”上。
相比他內心的隱秘世界,普通人更感興趣的是他的財富帝國。
一個地產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李最讓人敬佩的不是他在香港的成功,而是他在世界上的成功。同為商人的他感慨,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成功商人很多,但一旦走上國際化道路,許多人就因不適應而鎩羽而歸。
但李嘉誠不同,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李就一步一步走向世界,且屢戰屢勝,幾乎從無敗績。
而今,李嘉誠的商業版圖遍布全球52個國家,從事的產業,橫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多個領域。集團員工超過26萬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build on respect(建立在尊重之上)”。李嘉誠身邊一位高管脫口而出。
在李嘉誠身邊的高管們看來,尊重所有人,是李嘉誠公司的核心文化,也是這麼多年其能夠馳騁全球的秘訣所在。 “每個人都有很多選擇,為什麼要跟著你?你給我很多錢,但是需要犧牲我的尊嚴,我不會跟著你;但如果你因為我有能力,尊重我,給我空間和舞台,我一定會跟著你。”
一個可以佐證的事實是,在李嘉誠旗下公司,員工的離職率通常都非常低,多數員工都是跟著李打拼了數年的,這里當然也包括很多老外,“他們能留下來,更是因為如此(被尊重)。”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採訪中,李嘉誠時時處處都表現出這點。李認真地傾聽每一個人的問題,生怕沒有回答清楚,約好了用普通話採訪,李就一直用普通話,雖然潮州話對他來說更自如。李會照顧每一個人的感受,聽問題時,專注如小學生;回答時,一定會看著對方。
李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張名片,但輪到攝影師時,名片派完了。讓人意外的是,採訪進行到一半,李突然向遠處的助手要了一張,補給了攝影師。他的舉動是如此自然。
李嘉誠不希望別人稱呼他為老闆,他更願意以“領袖”要求自己。 “一般而言,做老闆簡單得多,你的權力主要來自你的地位,這可能是上天的緣分或憑著你的努力和專業的知識。做領袖就比較複雜了,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號召力。”在一次接受訪問時,李曾這樣自我解答:“做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態度與能力一樣重要。領袖領導眾人,促動別人自覺甘心賣力;老闆只懂支配眾人,讓別人感到渺小。”
據高管們透露,早在很多年前,李就已經不管具體業務,他的時間和精力,基本花在“定坐標”上。
比如說,負債率。李嘉誠對這一指標的控制,近乎偏執,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旱時,要備船以待澇;澇時,要備車以待旱。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有可以破產,一家公司的現金流是正數的話,便不容易倒閉。”
工廠是最好的課堂
與重視定坐標一樣,李嘉誠對細節也很重視。
李嘉誠基金會負責具體項目的羅慧芳女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做的一個醫療方面的項目,李對每一個數據都很清楚。他甚至也會自己打電話去抽查,有一次,其中的一位患者接到一個香港打來的電話,對方開口就說“我是李嘉誠”,把他嚇了一跳。
“現在很多人只知道李先生是富豪,卻忘記他是做工廠出身的。”一位跟了李嘉誠十幾年的下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解讀李嘉誠的另一個密碼。
“做工廠的人,對細節要求非常嚴格,李嘉誠開始做錶帶,後來做塑料花,這些都需要對細節的把握。”據這位高層透露,即便到現在,李依然有著工廠情懷,他看到一個杯子,就拿起來研究說,這個可以怎麼做怎麼做。
對李嘉誠來說,早期的工廠經歷,是他最好的課堂。對做一個塑料花,原料怎麼來的,怎麼出口的,怎麼辦手續,他瞭如指掌,而其對世界經濟形勢的認識,最早也來自這裡。
文章來源: 綜合新聞